旧社会的重庆,原来是这样!朝天门破破烂烂,纱厂女工好漂亮
旧社会的重庆,原来是这样!朝天门破破烂烂,纱厂女工好漂亮重庆,矗立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,山水相依,繁华富庶。3000多年前,就是巴国都城“江州”。隋唐时期,成为商贾云集的“渝州”。及至近代,更是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!那么,旧社会的重庆是什么样?让我们通过来看看1899年——1949年的重庆风貌!△1899年的佛图关,古牌坊巍然屹立,历经300多年风雨,依旧庄重肃穆。这里是进入重庆的唯一陆上通道,更见证了山城历史变迁。△1902年的巴县文庙,临江而立,古朴典雅,旧址在26中学附近。△1902年的巴县城隍庙,门楼高大气派,门前站了一大群清朝人。△1906年的重庆府文庙,建筑群非常漂亮,可惜毁于1940年大轰炸,旧址位于29中学附近。△1908年的朝天门,周围还是一片破烂的吊脚楼。谁能想到100多年后,这里将成为天下闻名的商业区。△1918年的东水门码头,城楼依山而建,城门斜向而开。不仅是过往南岸的重要渡口,也是通往云贵的交通要津。如今码头早已消失,取而代之的,是雄伟东水门大桥。△1920年的下浩老街,同样是热闹非凡。但两侧的商铺,还是简陋的木制板房,街道也很狭窄。△1922年的十八梯,这里不仅是一个地名,更是见证了山城发展的标记△1923年的通远门,当时这座门的西面,还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乱葬岗。上世纪30年代,扩城修路时,将坟山填平,总计有43.7万座坟墓。如今这里已经是高楼林立的闹市区。△1923年,南岸的一排吊脚楼,人们正在干枯的河床上行走。他们都穿着厚实的棉衣,可见当时的重庆冬天,还是相当寒冷的。△1927年,千厮门附近的一个杂货铺,商品琳琅满目,老板却没鞋子穿,很是奇怪。△1927年的奉节古城,当时还没有被水淹没,下面都是古朴的民居△1930年,朝天门附近的渔民,正抓着一只鸬鹚,将鱼从嘴里掏出来。△1932年万县钟鼓楼,上世纪50年代,由于白蚁啃食严重而拆除。△万县苎溪河,景色优美,令人心旷神怡。△1932年,铜梁县的城门,如今这里已是繁华的闹市区。△1933年的报恩塔,周围还有大片大片的荒地,如今旁边已经架起了高架桥。△1936年的朝天门,熙熙攘攘,很是热闹。△1936年的嘉陵江,几位妇女正在浆洗衣服。△1941年,被日军轰炸后的街道,不少房屋已经倒塌。△1944年的十八梯,两位富家小姐坐着滑杆,悠哉悠哉的逛街。4名轿夫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,吃力的攀爬台阶。旧社会的不公,在此可见一斑。△1946年,重庆城内的一条街道,具体拍摄地点不明。△街道边的“眼药店”,看起来相当气派。△1947年,通远门附近的饭馆,一个重庆小伙正在吃火锅,这种看似简陋的赤铜小锅,就是如今重庆火锅的前身。△1949年11月,重庆纱场的两名女工,开心的露出来了笑容。当时,重庆作为全国最后一座解放的特大城市,终于迎来了新生。人们的心情,也如同冬日里的暖阳,都变得温暖而明媚。旧社会的重庆,虽然有一些优雅的古建筑,但在繁华便捷上,远远不能和今天相比。因此,我们回望历史同时,也要感恩时代的进步与发展,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!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